你也有个保障不是?”
沈亮听得瞠目结舌,感情这贾元春进宫,居然是为了给贾宝玉留个保障。
如果贾元春知道,会不会哭晕在厕所里面。
这是妥妥的重男轻女啊。
怪不得日后元妃省亲的时候会说出“你们当初把我送到那见不得人的地方。”
沈亮摸了摸鼻子,“那就真没办法了?”
贾政摇摇头道:“宫里的规矩极严,进出都要经好几道关卡,当初送你姐姐进宫,花了足足上万两银子。”
一听贾政这么说,沈亮就知道让贾元春出宫是彻底没戏了。
先不说程序的烦琐,单单当初花了那么多的银子,史老太君就不会善罢甘休。
一万多两银子,扔水里,也得听个响不是?
沈亮现在人微言轻,在贾府连最基本的话语权都没有,说话等同于放屁,只能假借老太太和贾政的虎皮做大旗。
贾政忽的问道:“在刘大人府上,你让魏藻德写那么多字,说要开书局的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
沈亮耸耸肩,笑道:“正要跟爹爹说呢,开办书局的想法也是临时起意,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贾政却一脸严肃:“荒唐!眼下正是读书的要紧时刻,莫要弄这些乱七八糟的,银子家里有的是,不会短了你的,读书才是正经事。”
沈亮开始叫屈:“父亲,家里是有钱,但钱也没给我啊,我这一个月5两银子的月例,买两就没了,还谈什么学习,谈什么治经?”
沈亮正在为启动资金发愁,贾芸那边已经开始催了。
招募流民、购买基建材料、招募匠人,那七百两早就花的精光,贾芸甚至还拿出了沈亮赏给他的100两银子,就这样,还欠了许多账。
在没有银子进项,贾芸就要被放印子钱的下追杀令了。
贾政闻言,眉头一皱:“你要买什么书,一个月能花5两银子?”
大周朝时期,国外的白银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购买力大大下降。
大周朝建立之初,一两银子值1000文,到了隆乾帝时期,一两银子就只值500文,甚至还要更低。
而一个普通人,一年消耗的粮食约为6石。
一两银子还买不到1石的粮食,如果是三口之家,一年光买粮食果腹就得将近20两银子,还不包括衣服、车马费等钱。
如果是乡下,花费则少一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