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于谦的指挥下,大明孤注一掷,京师十万守军齐出,配合各路勤王兵马,以围三缺一的战术齐头并进,压缩瓦剌军队的活动范围。
在经过半年时间的惨烈战争,付出了二十余万军民伤亡的惨重代价后,明廷军队终于将瓦剌人撵出了紫荆关。
这一战,消耗了明朝太多国力,以至于此后一百年,明廷在抗击北方鞑虏时,任是败多胜少,还数次险些被攻入关内。
因常年战争,导致明廷国库空虚,财政吃紧,朝廷不得不提高各地赋税,再加上长期征收辽饷、练饷,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时常发生暴动之事。
到了嘉靖二十六年,大明已是风雨飘摇,倾覆在即。
此时北方的俺达势力膨胀,趁机入寇京师,再次威胁京畿重地。
北京城里,群臣惶惶不可终日,京营守军更是毫无斗志,僵持半月后,竟有提督城门太监主动开门献城,以至于京师半日内就全部沦陷。
俺达攻破皇城后,将来不及逃走的嘉靖帝和诸多皇子皇孙悉数屠戮。
在控制京畿诸府县后,俺达便用成吉思汗子孙的名义宣布北元光复,在北京登基称帝。
明朝分封各地的藩王们当然不会坐以待毙,纷纷以“驱除鞑虏”的名义起兵,其中有四位藩王自立为帝,开始号令天下,抢占地盘,扩充兵马。
起初,各地的藩王彼此间还能保持克制,但时间久了便因地盘和利益开始互相征伐,以至于治下大量百姓们背井离乡,沦为流民。
而大乾太祖李劭,便是这无数流民中的一员。
在随流民四处流浪,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太祖做出了个大胆的决定,跟几位结识的乡友效仿明太祖朱元璋,组建义军,开始了抗争之旅。
太祖皇帝英明神武,在他的领导下,义军的实力越来越强大,各路藩王纷纷向李劭抛来橄榄枝,但太祖深知明朝这些藩王们素无大志,便拒绝了他们的招揽。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临近的藩王势力,自然不允许李劭这支义军的存在,便数次出兵讨伐,好在李劭足智多谋,接连将藩王军打败,使其不敢再轻举妄动。
见李劭的义军如此强大,江南的几个世家大族也派人联络,暗中资助。
李劭有了充足的财源,军队势力空前强大,开始积极进取,在击败了江南的诸多割据势力后,李劭以淮河为界,和北元划江而治。
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李劭实力大增,随即率军强渡淮河,开始了北伐之旅。
在经过十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