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征税!你立即查一下到底还有多少人没缴纳赋税,无论如何都要他们补齐!”张弘成思来想去除了从广大百姓身上一点点的征税,一时间让他上哪弄银子去。
“启禀大人,眼下各种税早就征到十年以后了,若再加码……怕是会激起民变呐。现在还能来钱的地方就只能在那些身怀功名的免赋人家身上想办法了。”许师爷提醒道。
“不可!不可!这些人万万动不得!”张弘成当场把这个提议给否了。
张弘成与这些人一样都是寒窗十年考取功名才获得免税的特权,他们都是同类自然不会同类相残。要身怀功名的特权人士纳税,那是不存在的事,张弘成随即说道:“再把税收多征五年,农税、商税、人头税……你多弄几个名目,银子不就来了嘛。”
张弘成抚了抚下颚胡须,脸上一片洋洋自得。
“大人请放心,小人晓得。”区区小事对许师爷而言还不是手到擒来。
就在张弘成敲定加征赋税的政令之时,一个华服青年背负着双手走进张弘成所在的后衙,年轻人把脸一扬,说道:“张县令,陆大人有请。”
上峰有令,张弘成可不敢怠慢,便服都还没来得及换就随年轻人一道往驿站赶。
县衙距离驿站不算远,坐马车也就一刻钟的工夫。
“滴……笃……”屋檐滴水如珠落。
钟离县驿站的一处临湖水榭内,一个长着三寸山羊胡子的中年男子坐在亭中轻摇羽扇、焚香、品茗、赏雪、读诗一派悠闲自得。
两个一身铜臭气息的年轻人小心伺候,唯恐殷勤不够。
“这几日收上来的炭怎么减少了?”陆祖安手不释卷,轻轻抬了一下眼皮。
两个年轻人偷偷交换了个眼色,躬身回话道:“回禀陆大人,我等之前生怕走漏了风声不敢找县上的大炭商合作,一直都是隐瞒身份到偏僻小镇采购。本来跟那边的小炭商合作得好好的,谁知他竟突然变卦,一斤炭都不愿意卖给我们。更可恨的是,如今县城的炭商几乎都跟大同炭行签订了供货协定,导致我们现在是想买都买不到。”
“大同炭行?你们怎么不去找这家合作,是不是你们给的价钱不合人家心意?”陆祖安放下了手中的诗集,目光炯炯地看着两个局促不安的年轻人。
另一个年轻人眼角余光留意到暖炉中红通通的炭火,瞬间便想好了辩解之词,道:“大人有所不知,大同炭行大肆收购木炭其目的是要制作这种新炭,原料他们是一斤半两都不愿流到市面上这才导致了木炭奇缺,现在的木炭居高不下不说,还有价无市。”
“王兄所言甚是,小人也得到消息,大同炭行每日都会向濠州府那边输送十万斤新炭,那边炭商的收购价更是高达惊人的千斤二十五两银子!”另外一个年轻人附和道。
听到‘濠州府’一词,陆祖安双眼登时露出警惕之色,沉声道:“你二人可知那些炭的用处和去处。”
面对陆祖安咄咄逼人的询问,两个年轻人深深躬身回道:“据小人所知这种新炭用于烧烤食物效果极佳,深受蒙古人的欢迎。”
听到蒙古人二字,陆祖安神色骤变。
“炭券,又是怎么一回事?”陆祖安继续追问道。
两个年轻人将自己对炭券的理解,一一告知陆祖安。
“认券不认人?凭券找上大同炭行要求兑换木炭原料,他们不至于反对吧。”听了这么多陆祖安发现炭券并不只局限于新品炭的提取。
大同炭行推出的新品炭虽然燃烧效果极好,然而用于烹调跟用于冶炼铸兵器是两回事,毕竟还没人尝试过,万一出了乱子,贻误军机大事真追起责来少说都是罢官丢爵。
“长兴票号一共就发行了五千张炭券,合计能兑现炭五十万斤……”
“应付一时,足够了!”不等年轻人把话讲完,陆祖安脱口而出,可见他眼下对急于交付的木炭是何等迫切。
“经过这些天的交易,眼下的炭券早已分散,手持炭券的人似乎都在观望待涨。”
“现在炭券的市面价已经涨到五两一张了。”另一个年轻人适时补充一句。
“这么说来,现在的炭已经涨到了千斤五十两!”这个价位已经超出了采购预算的价钱,陆祖安随即说道:“你们再去联系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