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过,自愿意分忧,说:“妾身愚见,顺天府乡试案,并非表面现象。”
胤禛筷子一顿,并未停口,示意她说下去。
亦蕊说:“科举分满汉两榜取仕,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让汉籍仕子不满,积怨已久。此次会考,适逢主考官皆为汉臣,汉人及第人数为往届最多,引发落榜仕子不满。”
胤禛挑眉,道:“你是说此事是由满汉待遇有差,引发落榜仕子污蔑考官么?”
亦蕊说:“考官是否收贿,妾身未经调查,不敢肆意而论。但真金不怕火炼,就算再考一次,放榜的情况想必也不会有太多差异。”
李、姜二人分别是上届状元、探花,康熙十分青睐二人,常赞其是品格高洁之士,年轻有为之辈。俗话说:“爱之深,责之切。”初时听闻,十分震怒,将李蟠和姜宸英罢官入狱。谁料此举并未平息仕子情绪,近日京中《通天榜》大戏猖獗,暗指多位达官营私舞弊,朝廷草草了事,康熙脸色越来越难看。胤禛多日来四处调查李蟠和姜宸英是否有安置私宅,银钱流向,俱无所获。反而,在调查的过程中,却隐隐查到其他官员的不明巨额财产,更有甚者,欲将胤禛拉入那“金银蛛网”中。事情进行到此,胤禛进退两难。若指出李、姜二人受了冤屈,等同指责康熙对汉人偏见,处事莽撞。若将朝中受贿者名单公布,定会引起轩然大波。亦蕊“重考”虽是随口之言,但实是解决问题的上上策,“满汉差异,仕子积怨”也不失为个解释得通的理由。胤禛茅塞顿开,兴高采烈地上朝去了。
果然,事情相当顺利,康熙大喜,连赞胤禛处事果断,为朝廷扳回颜面,下旨来年二月重考。
夫妻和顺,心结既解,亦蕊的疝病在余大夫的精心调养下日渐康复。
康熙三十八年,怡琳平安诞下男婴,名唤弘昀。
这日,秋风瑟瑟,寒意透骨,四贝勒府张灯结彩,车龙水马,人头攒动。
太子胤礽、直郡王胤禔(大阿哥)、诚郡王胤祉(三阿哥)、五贝勒胤祺、七贝勒胤祐、八贝勒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纷纷齐聚四贝勒府,为弘昀贺百日。
怡琳抱着弘昀,坐在胤禛身侧,笑得合不拢嘴。
胤禛一边心疼地看着忙碌在人群中的亦蕊,一边回应着各种插科打诨、喜贺恭迎。胤礽夸夸其谈与皇父南巡中的趣事,话语中毫不掩饰康熙对自己的宠溺,似乎将自己当成主人一般。众人早已耳熟能详,心中不以为然,面上仍做洗耳恭听状。
山珍海味如流水般传介上来,准备的歌舞表演也开场了。酒酣耳热之际,胤礽居然混迹到舞伎中去,手舞足蹈起来。胤禛连忙派人将他安置在厢房中,胤礽半醉半醒地说着胡话:“老四,你想不想做太子?等我做了皇帝,就让你做太子!”
胤禛连忙吩咐人给他取了解酒药茶,好生伺候,摇摇头回到酒宴。亏得亦蕊落落大方,在他离席后应对自如,场面不至于冷清,他笑着捏捏亦蕊的手。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