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工人大哥的大嗓门,世界都清静多了。
这时候,有人突然说了一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后车里就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起刚过去不久的高考预考的事儿。
从恢复高考开始,这个话题直到几十年后都依然是社会的大热点。
但凡到了高考季,那简直是全民关注,就算明星要热搜都不敢在那几天闹腾。
“听说这次预考的难度又高了,县中算好的,三个班能有一百个人参加高考,下面镇上的完中一个班能有十个人都算不错。”
“你们听说没有,我家隔壁邻居的二姑的表侄儿说,今年有新政策,有个什么定向委培生,还有啥保送还是啥的。听说能不参加高考直接就读大学呢。”
“这怕是要交不少钱吧?”
“不用,跟其他学生交的差不多,不过没点关系可弄不到名额。”
敖箐听了一耳朵,好奇的看过去。她旁边的大姐看到她的表情,轻轻碰了碰她胳膊。
“你家要是有关系,赶紧动起来,五月底就要确定名额了。那个什么定向委培要参加考试的,保送生不用。还有一个什么学科竞赛得奖的可以免试入学。”
敖箐鼓了鼓腮帮子,这几个办法她一个都用不上。
定向委培肯定是紧着有关系的内部职工子女来的,保送生更不用说了,大概率都是给领导的孩子准备的。只有学科竞赛可能面向普通学生,但她不属于普通学生啊,也没办法通过竞赛入学。
想来想去,还是只能看看有没有办法读个函授,或者明年找机会参加高考。
隔壁大姐估计也看出敖箐的家庭条件不咋样,没有多说啥,两人沉默着到了终点站,大姐朝她笑了笑,快速的下车离开了。
从车站到党校还有一段路,她没着急回去,在路边吃了晚饭后,才抱着书包进了党校。
党校的宿舍比较老,还是那种铁架子的上下床。
敖箐来得早,选的靠门的上铺。
她进去的时候,里面的同学正坐在下铺那里聊天,话题就是她这个一整天都没露面的室友。
来党校学习的女学员不多。这一批四十人里面,只有不到十人是女同志,年纪有大有小。最大的快三十五岁了,最小的就是敖箐,虚岁十八。
她们这间寝室只有五个人,空了一张上铺。大伙儿就把带来的行李都放在上面。
敖箐一看,自己那个特别朴素的行李包也被妥当的放在最靠墙的位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