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官员对将来不确定消息的推测而已,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
老百姓更是心里没底,听到一些消息就害怕了,加上自己的理解,添油加醋,谣言就产生了。
魏国公面对这种情况,也做了一点安排,吸取了前一次的教训,他对于禁卫军做了大量的调整。
围绕内城和宫内,他对于一些中下级军官做了调整安排,一些边军中回来的将领占据了大部分关键岗位。
其中从边关绕了一圈回来的原扬州卫军陈知何将军被委任为禁卫军都统领,负责整个内城和宫城的守卫。
另外为了掌握都卫的动向,他跟淮王商议后,将自己的大儿子徐光泽派到都卫左军中任了都统领,给他提的要求就是,不管怎么样,都要在关键时刻掌握住三营都卫军。
其他的布置他就管不到了,也不太好跟英国公多说什么,一般来说,都卫军几个统领都是各自管理的。
比如都卫右军在英国公手里,都卫中军在成王手里,这样安排也是防止某个人完全掌握都卫军,一旦不轨,不好控制。
熙宁十二年十月初十,是个大朝,在京的五品以上官员都要上朝议政。
跟平常的早朝差不多,该上奏的上奏,该商讨的商讨,很多政务也都按照原有规则进行了处理,一切都显得那么正常。
这时,一位兵部官员站了出来,“王爷,臣有一事上奏,近期青州报来紧急公文,沂水附近出现了一股山匪,已经纠集了边上几千名盗贼,可能会袭击沂水和彭城,青州卫军也是发来求援的奏章,请王爷示下。”
魏国公听闻也是一惊,青州一直不稳,要是这时出现大股盗贼还真不能掉以轻心。
他悄悄看了一眼另一边的成王,兵部的事归成王管,看到成王轻轻点了一下头,魏国公放下心,看来这事成王已经提前知道,应该有了相应安排。
“兵部的意见呢?”淮王这时也看了一下站在前列的成王。
“启禀王爷,兵部安排是从都卫左军抽调兵丁组成定国军,顺城侯孙建功为主将,前往彭城,统一指挥卫军和戍卫军围剿山匪。”这时兵部的一位侍郎占了出来。
淮王和魏国公不动声色的相互看了一眼,这个安排应该是出自成王的意思,也是正常之举。
顺城侯算是成王的嫡系,让他前往青州,虽说有私心,但是不能否认,孙建功还是合适的人选,剿杀山匪,他是很有经验的。
回到府里,看着急匆匆而来的大儿子,魏国公才意识到还有一个小问题,自己儿子变成光杆了。
左军既然被抽调到青州,作为左军统领的徐光泽既然不能一同前往,那只能在京里干坐着了,没办法,顺城侯虽然是个侯爷,也不敢使用未来的魏国公。
魏国公看着一脸落寞的儿子,只能先安慰了几句,再想想,京城目前的兵力还是薄弱了一些,看来要把附近的卫军调一点到京城来,以防意外。
“你先不要着急,我这两天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