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该身长九尺孔武有力,一看就是了不起的英豪。再一看,也没觉着他多英武。
魏国公虽说百战百胜,他出身农家,虽自幼习武,不过面容清癯。马皇后就解释着说道,他是当将军的统帅大军,要说有武艺在身自然是好。只是如今想要统帅大军,不该逞匹夫之勇。
朱雄英就纳闷了,奇怪问道,祖父家里世代为农,魏国公也是农家出身,这些时日咱也了解一番。朝中好些大将,要么是农家出身要么就是匪盗。
英雄不问出处,这带兵打仗的就是这般。打十场战都没死,那就是悍卒精兵。马皇后叹了口气,耐心的说道,你祖父那些人,一开始也不懂领兵打仗。这一路厮杀活了下来,用在学着领兵,慢慢的就会了。
朱雄英压低声音,小声问道,祖父他托钵行乞,路上也学着打仗了?
马皇后立刻将朱雄英抱在怀里,用手指头点着朱雄英的脑袋,就不该说那些个事情,你这一天天的就知道胡咧咧,你祖父听着了又要气恼了!
朱雄英就不在意,继续卖乖说道,祖父从来不讳言出身,咱祖父就是濠州钟离人,家里清贫,年幼还给人放牛。家里头遭灾后,就去於皇寺当了和尚。
马皇后笑着说道,真要是当了和尚倒是好事,寺庙有田地大和尚有供奉。你祖父就是个扫地上香烧饭洗衣的行童,还要给老和尚刁难。你祖父也是苦,十七就出去托钵行乞,在外头漂泊了八年,才让汤鼎臣叫去投奔了红巾军。
朱雄英再次听着马皇后说着老朱的辉煌历史,哪怕很多的事情都知道一些,是有所了解的。但是依然还是想要听着这些当事人说说,这样了解的更加全面。
也正是这样,让朱雄英更是佩服老朱。
有些醉意的老朱回到了坤宁宫,立刻开始埋怨,一天天的你也没个正事,总是在他跟前说这些作甚?那是好事?!
怎么就不好了!胖嘟嘟的朱雄英双手叉腰,大声说道,就是知道祖父创业之艰,才能知晓今日之生活不易!
老朱哈哈大笑,将朱雄英抱着,还是咱孙儿贴心,咱就不该将你叔父给赶回老家。就该让你也回老家,观摩祖宗肇基之地!
对于子女的教育,老朱一直都很重视,这不只是在开国之后,在渡江占领应天府之后,哪怕是最疼爱的几个孩子,老朱也是让他们穿着麻鞋,裹上缠腿,像士兵那样到城外远足,还要时不时的去演武场。
除了习武,老朱也十分重视文教,朱标等人就是
自小接受正统儒家教育。开国之后,老朱立刻建立大本堂,广集藏书延请名儒,让皇子和勋贵子弟在这里读书。
而老朱也吸取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