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快到了夫子收宁缺的时候了,而这个时候,杨辞肯定是要在场的。
乘着扁舟,脚下的大河壮观而奔腾。向着南晋的一泻千里。
所幸现在的扁舟上只有杨辞一人,靠着知命境的实力稳稳的站在扁舟上。
看着脚下的大河,杨辞很快就想起了上一世那被叫做母亲河的河流。眼前的河就如同那条母亲河一样,滋润着两国的人们。
一想到这里,杨辞也想到了诗仙的那句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眼前的这条河,和诗仙描绘的没有什么差别。
站在扁舟上,四周一眼望不到这条河有多宽,在一片白茫茫的水边,倒影着蓝天白云的,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杨辞待在水中,他所修行的水字符也在缓慢的提升着。
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加让杨辞觉得适合了。上善若水,水是最符合道的规则。
杨辞读书这么多年,修行这么久。但是前世的记忆也在影响着他的修行。
一法通,万法明。毫无疑问,杨辞他修行的不是法术,而是境界。只有境界高了,其他的照样会很快提升上去。
而此时,他在这里不断的领悟着水的奥义。
慢慢的,他手中的水字符越来越强大,但是杨辞身上的气质却是越来越普通,直至最后,归于平静。
现在,杨辞站在扁舟上,如果不是眼睛看到,在修行者的念力里,绝对感知不到杨辞的存在。
缓缓的,杨辞睁开了双眼。
认真的感受了一番自身的变化,杨辞平静的脸上也露出了一点的笑容。
他这次的收获很大,更重要的是,他离自己的道更进了一步。
道,说不清道不明。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心中所思,所想,都是自己的道。
杨辞慢慢的体会着自己此行的收获,他此时,很庆幸来到这一条大河之上。
扁舟在河上慢慢的游着,杨辞闭着自己的双眼。
这一刻,他只想随着扁舟而下,至于会流到那里,他并不关心。
此行,他的收获很大,现在也是时候沉淀一下了。
就扎样,遥遥无边的江面上,一叶扁舟,舟上行人。随着江面上的微风,缓缓的流向了未知的地点。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这是现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