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臣。”
萧绰又对王继忠说:“王爱卿,这些人都是你引来的,你怎么看待他们?”
王继忠说:“臣想这些人都是有学问的人,但是,臣觉得考试一下还是应该的,毕竟国法不可改,大契丹也是以才取士,无论是谁,都要量才取用。”
萧绰笑道:“说得好,但是如何测试他们?”
王继忠说:“既然是考试,就依照契丹的考试内容,考试贴经、墨义和诗赋。”
萧绰说:“就考这些?”
王继忠说:“他们在南国也是考这些。”
室昉笑道:“太后是不是觉得我们考他们这些,让他们觉得我们不相信他们?”
萧绰说:“是的,那样会让人觉得朕小家子气。”
室昉说:“臣也想过这些,做文章对他们来说轻车熟路,不会为难他们,不过,既然太后有顾虑,臣认为那就直接授予他们官职,让他们先做事,看他们如何理政,然后,根据政绩陟罚臧否,优则用之,劣则弃之,如此,既省了繁文缛节,又让他们心悦诚服。”
萧绰高兴地说:“好,这个办法好,那朕该如何封他们?”
室昉说:“朝廷可以暂时赐他们为同进士出身,并告诉他们待日后秋闱高中,再正式册为进士。”
萧绰说:“还要考试?”
王继忠说:“太后放心,真正的读书人不怕考试,巴不得考得好,光宗耀祖,脸上有光。”
次日,萧绰又在元和殿召见了这些进士,王继忠呈上他们的名录,分别是:高正、杨佶、王载熙、郑云从、王用极、张俭、陈鼎、杨又立、石用中、吕德懋、初锡、南丞保、邢祥、李可封、刘三宜、吴叔达、杜防。
萧绰说:“诸位皆是饱学之士,志向高远,有经纶世界之才,能来我契丹,朕非常高兴。但昨日朕已经有言,契丹地瘠民贫,比不了中原富庶,朕想问一问诸位来这里,将来后悔了怎么办?”
人群中走出一个大个子,说:“听太后此言似有不纳我等之意?”
萧绰说:“贤士何出此言?”
大个子说:“我等来投,非奔富贵而来,富贵于我等乃身外之物。我等自幼埋首经籍,悬梁刺股,为的是有一天能报效国家,扬名青史,然而,宋廷奸人当道,败坏朝纲,小人夤缘而上,君子惨遭荼毒,志士报国无门,良将效命无路。我等虽中科举,但都只在翰林院行走,陪皇帝或皇子读书写字,作几首诗赋,壮壮门面而已,实在有违初衷。听闻太后贤德,仁慈播于外国,信义传遍华夏,礼仪之邦为之俯首,蛮夷之地为之膜拜,我等仰慕已久,故不避斧钺,来投明君,指望一展平生之志。”
萧绰说:“贤士如何称呼?”
大个子说:“草民姓张名俭。”
“张俭,”萧绰看了一眼王继忠,说,“这个名字有些耳熟。”
王继忠正欲回话,耶律隆绪笑道:“张俭张俭,朕看你衣冠朴素,不事修饰,的确俭朴得很。”
张俭说:“皇上也不奢华,草民钦佩。”
萧绰说:“朕对你们说,你们的皇帝很抠门,想从他那里捞到什么油水,很难哟。”
一句话说得所有人都笑了。
萧绰接着说:“朕还有一句话对你们说,朕不能给诸位高官厚禄,诸位若是诚心归我契丹,必须从底层做起,然后,再依政绩擢升,诸位愿意不愿意?”
又有一人走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