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早在我国古代的宋元时期(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竹笛的形态和制作方法已趋于稳定,并且开始大量广泛运用于曲艺、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中。元末明初发源于南方的昆曲和明末起源于北方的梆子腔,其伴奏的主要乐器都有竹笛。人们将用于昆曲伴奏中的竹笛称为“笛”或“曲笛”,对用于伴奏梆子戏的竹笛谓之“梆笛”。相比较而言,“曲笛”的笛身较粗而长,音色淳厚、圆润。“梆笛”的笛身细且短小,音色高亢、明亮。
“曲笛”和“梆笛”的划分成为以后我国竹笛的两大派别——“南派”和“北派”产生的实践基础。
明、清时期,竹笛开始逐渐摆脱以伴奏、合奏为主要角色的地位,日渐进入主奏的领域。二十世纪,竹笛独奏艺术表演形式达到了空前的发展阶段。1953年,著名竹笛演奏家冯子存先生成功地独奏了《喜相逢》、《黄莺亮翅》等乐曲,并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从此,竹笛正式被确立为近代独奏乐器。而这正是竹笛流派产生的先决条件。
二十世纪中叶,随着竹笛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其艺术流派开始逐步形成。“南派”和“北派”是最早形成的两大竹笛艺术流派。其后出现了融合南北两大流派特点的“中原派”和风格独特的“浙派”。以“北派”冯子存、刘管乐、王铁锤,“南派”陆春龄,“浙派”赵松庭与“中原派”孔建华为代表的四大流派,将竹笛独奏艺术表演形式的发展推向了高峰。
就以南派笛子的代表作之一——《江南春》为例。其中的笛子部分是由南派笛大师陆春龄先生吹奏的。从中不难发现,南派笛音色明亮、飘逸,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派笛音色雄浑、高亢。
《喜相逢》是北派笛子的代表作品之一,由已故北派笛子大师冯子存演奏。由于产生的地域及作为流派产生基础的说唱、戏曲、合奏等艺术形式的风格迥然不同,竹笛南北两派的艺术特色对比十分强烈。二者风格迥异,韵味独特。
北派笛流行在广大北方地区。
竹笛擅长演奏梆子戏曲音乐,二人台音乐及山歌小曲等。北派笛声高亢嘹亮、风趣热情,擅长模拟戏剧唱腔与自然声响。流行在江南水乡的南派笛,用以演奏南方戏曲音乐、江南丝竹、江南小调等。
除流行的地区不同外,南派笛子和北派笛子在音乐的表现力方面也大有不同。
南派的演奏是以“曲笛”为载体,而曲笛的整体音域较低,这就使得乐曲较稳莺而含蓄,音色醇厚圆润、典雅、秀美;而北派的演奏是以“梆笛”为载体,整体音域较高,所演奏出的音乐也就较高亢、明亮。南派的演奏自由、飘逸,音调丰厚圆润,柔美流畅,旋律往往呈波浪式起伏,节奏较为舒展、平稳。乐曲情绪顿挫有致,抒情委婉,赋予歌唱性。而北派的演奏则雄浑、苍劲,旋律跌宕起伏,节奏活泼跳动,乐曲情绪粗犷豪爽、热烈奔放,赋予戏剧性。整体比较来看,南派乐曲的演奏力度偏柔和,而北派乐曲的演奏粗犷有力。
另外,由于南北两方乐曲风格的不同,南北两派笛子在演奏技术、技巧的运用上也迥然不同。南方民间音乐的风格比较清新秀丽,笛曲即从中脱胎而出。南派笛子常使用的指法技巧有颤音、叠音、震音、打音。
这些技巧的应用正体现了南派笛子的风格特点。而在气息的运用上,南派笛子也讲究柔韧而有弹性,好比是打太极拳。南派笛子大师陆春龄先生曾比喻为“气如箭击钢板,不燥不虚,讲究分寸”。同理,北方民间音乐的风格比较豪放、直率,从中而生的笛曲也具有热情奔放的特点。北派笛子常使用的技巧有吐音、滑音和垛音。
这些技巧将北派笛曲的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运气上,北派讲究厚重沉穆,势如破竹。听说当年北派笛子大师冯子存先生收徒,先要求学生吹破笛膜再谈其他。冯先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向他的学生强调气息爆发力的重要性。
不难看出,竹笛艺术的南、北两派在风格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两派各自形成并各自发展,互相并无太多的影响和交流。但南、北两派笛艺的产生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后期涌现的许多新兴笛艺流派都脱胎于这两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