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况费之于剿,金银一去不还,且斩首太多,上干和气;费之于抚,金钱去而民在。活一人即得一人性命,盗息民安,利莫大焉。”
杨鹤是个好人呐!
老杨还在《对诏狱供状》里一针见血的指明:“诸贼穷饿之极,无处生活,兵至则稽首归降,兵去则抢掠如故。此必然之势。”
可是崇祯皇帝说:“杨鹤总制全陕,何等事权。乃听流寇披猖,不行扑灭,涂炭生灵,大负委任。著革了职,锦衣卫差的当官旗,扭解来京究问。员缺推堪任的来用。(巡抚)练国事姑降三级,戴罪剿贼自赎,如仍玩纵,定行重治不宥。”
崇祯这人“言朘削则喜,请兵食则怒”。“征榷之使,急于星火;搜括之命,密如牛毛”。
崇祯二年七月,户部眼见催征饷银实在难以足额,建议以九分为率,朱由检却仍坚持按十分通解。
三年九月,巡按御史要求豁免陕西欠赋,朱由检一直拖拉到年底才勉强答应免去元年和二年积欠。但是当年的欠税仍不准免。
并且进一步在十二月发布了全国增派辽饷的诏令。
四年二月,户部无钱发兵饷,向皇帝乞讨内帑,朱由检当即回绝。
大明穷啊。朱由检想掏钱可没有咋整。
陕西天灾人祸,田赋摊派自然收不齐,别的地方也因为各种狗屁倒灶的事同样征不足钱粮。
说个具体例子。
奉化人戴澳,祖上在元朝就做官,入明后历代均有出仕,他本人现在是顺天府丞。
先看老戴的诗——
《喜得家书》:思家正苦久无书,忽得家书喜莫如。未及开椷先问客,来从何日别吾庐。见儿封识知无恙,说母平安一似初。还道姊归新抱女,怀中学笑解怜渠。
《哀路殍》:死兵烈如归,死疫昏如醉……寒雨时洒泣,阴风每感喟。当途肉食者,谁抱苍生志?
《贫民行》:贫民养蹇驴,主养不主骑。八口仰驴背,执鞭奔恐迟。酷日炙破脑,毒尘糁入皮。但愁驴踣顿(倒毙),遑恤身困罢。得钱未到家,怒吏忽已随。
《燕邸中秋十二绝》:虏入檀州(密云)逼帝京,不知谁是汉长城。将军此夜仍歌舞,明月空临十二营。
光看诗,老戴三观正的不行,忧国忧民。
然而,奉化县田赋“钱粮共二万余,戴氏居其半”,就拖欠不给。“县官多以畏势不敢督催”。
再看更早的万历年,朝廷派人去浙江赈灾。钦差到了后一看,这么繁华的地方竟然上报受了灾?你们是想欺骗挟制朝廷么?然后地方老爷们就上糖衣炮弹,成功拿下钦差,然后当地就“受灾”了,拖欠田赋也就理所应当了。
大明没钱还有一种原因——
崇祯三年八月,原任职方司郎中周梦尹上言:臣理刑南阳,查盘大梁道属祥、陈等十二州县,清出已征未解银五万余两,而他州县可知;南、北直隶各州县征派门摊行户猪羊等税,俱不入册,他州县亦可知。
地方官府把钱粮征上来了,然而不给朝廷报送;还有些额外的苛捐杂税甚至不入册,去向不言而喻。
所以朱由检大怒,“其已征未解及私征私派等弊,各抚按严督有司,实意清厘。”
又严旨“户部勒限各抚按查拖欠根因,一一指名纠参,以凭惩处。如过限不参,一体重治。”
百官议论“自是考选,唯论钱粮,不及抚字,士风一变。”
诗云:初宦不应居下考,好官重点在催科。
奉命前往陕西赈灾的御史吴甡说:是时州县官仍行催科,死逃徭粮,皆责见在户代纳,流离载道。
小民催不出大户催不出,户部尚书毕自严很难过,只好进监狱蹲着去了。
至于千辛万苦收到皇帝手里的银子——
崇祯十五年,朱由检觉得不对劲了,帐上钱还挺多啊,怎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