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气,其它的,她都能解决,她对婆婆是既敬又尊,不忍惹她失望。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17章 阶级分明
第(3/3)页
崔老夫人又低首看向公玉煦,见外孙女眼神清澈,面容亲和,就知道她是个心里敞亮的好孩子,活得通透,并没有看不起商人,忍不住怜爱得摸了摸她的头。
众位宾客回过神来,想到刘氏是崔氏的姻亲。崔夫人帮娘家说话,崔老夫人和崔太守无异议,清河王府三位主人也没有做声,猜测他们是不在意刘府的事情。
当然,清河王府可能是真的不在意。但崔府,就算是在意,也不会大庭广众之下说出,自打脸面。
他们也就没有必要自讨没趣,惹贵人不快,也跟着刘氏兄妹意思意思地夸奖几句,缓解缓解尴尬的气氛。
气氛虽然已经好转,但刘玉莲心口的伤却是难以愈合了。她坐在母亲身旁,忍着泪意,紧握双拳,故作坚强。
她开始明白,在座来宾不只是嫌弃她舞跳得不好,还嫌弃父亲粗俗,嫌弃刘氏作风。她原本引以为傲的一切,她的出身、父亲的才能、刘府的富贵,在众人眼里不仅不值一提,还嗤之以鼻。
一想到这里,她的心就抑制不住的颤抖,她自幼生活在父母兄长的宠溺中,丫鬟仆人的娇哄中,同伴友人的羡慕中。可现在,她有些不确定了,她怕众人眼中的鄙薄,更怕大表哥对她心生厌恶,低着头,不敢再看向大表哥,怕见着他眼里的否定。
少女心事,一览无余。刘夫人对这个女儿又怜又责,又拿她没有办法。她不是对女儿活泼好动有意见,只是这世间礼法难容女子这般作态。更何况,以她这性子,作为外嫁女,在婆家更难过活。想到这里,她更加坚定了要把女儿嫁进崔府的心思。
公玉煦看着垂头丧气的刘玉莲,心里也不是滋味。她还记得,刚见面时,这位小姐紧紧地盯着她,微抬着下巴,高昂着头颅的样子,生机盎然,与此时形成鲜明的比对。
这也是公玉煦第一次真真正正的体会:士农工商,阶级分明,不可逾越。不是从长辈口中听说,也不是从书本中得来。这对她来说,也是一次冲击,她亲眼见识到了士族出身对一个人的影响,阶级观念对一个人的抨击。
慕容珏见公玉煦一会儿看向刘氏女眷,一会皱着眉头沉思,自然猜测到她的心事儿。
“早些年,游历河内郡,恰逢蝗灾,百姓闹饥荒。曾见过刘员外开仓放粮,救济城中难民,如此作风,实乃我燕朝之福。”慕容珏悠悠开口,不急不慢。
因为刘芳成既无官职在身,又无才名在外,慕容珏只好称呼一声员外。
座下宾客不知此事,如今听来,对刘芳成有所改观。
“当不得世子殿下夸赞,不过是取之于民,还之于民。”刘芳成对清河王世子开口解围,心生感激。
“好一句‘取之于民,还之于民’。在座官员若是能做到,才真是我清河郡之福。”清河王难得开口,威严甚重。
在座官员莫不惊恐跪地,大表衷心:下官必定辅佐王爷,勤勉于政,爱护于民,保清河一片安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