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就相当于什么呢?这么说吧,辜先生曾经说过,咱们种花人骨子里有一种十分独特的品质,这种品质就是温良。”
“明高宗的所作所为,相当于是颠覆了人们对种花人的这种看法。”
“当然了,事实上历史上能够做到明高宗这种地步的人也是少之又少,毕竟他所留下的事迹可不仅仅只是那些不好的,更有其他皇帝究其一生也达不到的高度。”
“毕竟,开疆拓土,当属明高宗为历史第一人,成吉思汗都只能望其项背。”
“明高宗虽然征服了欧亚大陆,但却并未销毁其他民族所留下来的文化典籍,所以我们能从欧洲历史上得出一些我们种花家历史上看不到的东西。”
“比如说,在明高宗之前,欧洲先后将两个人称呼为上帝之鞭,第一个被欧洲人称呼为上帝之鞭的是欧亚大陆的匈人领袖阿提拉。”
“阿提拉的一生,足以称之为传奇。”
“阿提拉是弑兄上位,在他的领导下,匈人不断地扩张,最终兵临波河,直指西罗马帝国的都城拉文纳。”
“然而,匈人帝国虽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最终也只是止步于波河,未能再向西挺进。”
“在阿提拉之后,被欧洲人称之为第二个上帝之鞭的就是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大家都知道,咱们在学明史之前就是学的元史,成吉思汗全名为孛儿只斤·铁木真,而他之所以被称之为上帝之鞭,自然因为对欧洲的进攻。”
“但是和第一任上帝之鞭一样,成吉思汗也未能达成完全进占欧洲的伟业,最终,成吉思汗征伐欧洲的脚步停留在了黑海一带。”
“在这两人之后,就是咱们这堂课所讲述的明高宗了。”
“事实上,明高宗虽然被称为第三任上帝之鞭,也是最成功的上帝之鞭,但实际上明高宗却从未有过上帝之鞭这个名号。”
“原因呢,是因为明高宗的思想比较排外,这一点从他极力推崇公羊学就能看出来一点,因为公羊学的主题思想就是大一统和大复仇。”
“大一统,这个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那什么是大复仇呢?”
“对于公羊学,大家最熟悉的可能还是那句‘九世之仇犹可报乎?’”
“这句话是出自《公羊传·庄公四年》,但实际上这句话只是前半段,不过后半段不在《公羊传·庄公四年》这本书上,而是孔子所说。”
“春秋时,公羊曰:‘九世之仇犹可报乎?’孔子曰:‘王道复古,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犹可报也!’”
“那为什么说公羊学呢?公羊学又和明高宗的西征有什么关系呢?这里面就涉及到另外一个国家了,这个国家名为帖木儿帝国。”
“很多人都不知道,帖木儿帝国曾经想要东征明朝,那时候帖木儿帝国的国王对明朝皇帝的称呼是‘契丹国的野猪皇帝’,这显然是一个蔑称。”
“不过,还没等帖木儿出发征讨他眼中的‘契丹国的野猪皇帝’,他就驾崩了,最终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呢,好巧不巧,这帖木儿死在了1405年,这时候正是明朝的永乐三年。”
“后来,明高宗朱瞻壑在还是汉王世子的时候,把人安插在了明朝的市舶司中,最终通过郑和下西洋,抵达了中亚地区,再通过中亚地区抵达中美洲。”
“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咱们种花家第一次跨越亚欧大陆的远洋,最终取回了红薯、土豆、玉米和橡胶树等作物的种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