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衣着相当华丽的人就这么被宣判了命运,他们奋力地哀嚎着,求饶着,然而能够决定他们命运的朱瞻壑却无动于衷。
不是他冷血才这么决定了这六个人的生死,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有满腔热血才会这么决定。
因为这六个人的所作所为实在是无法让人原谅。
朱瞻壑早就知道东南海商和倭寇勾结到一起了,不过他最开始只是认为商人和倭寇勾结是通过贩卖粮食的方式盈利。
也就是倭寇来劫掠百姓,然后商人趁虚而入,抬高粮价,趁机放贷,牟取暴利。
没错,就是放贷,不过不是钱,而是粮食。
然而在了解过他才知道,他还是太过于善良了,因为这些商人做得可比他想象的要绝的多!
首先,勾结倭寇劫掠然后抬高粮价是真的,这也算是一条谋取利益的手段,重利的商人自然不会放过,但除此之外商人们还有一条路。m.
要知道,商人勾结的可不只是倭寇,还有官员。
在被倭寇劫掠之后,其实鲜少有普通百姓家里还有余粮的,但地理的粮食还不到时候收获。
朝廷能眼睁睁的看着百姓们饿死吗?显然是不能的,既然不能,那就只能开仓赈灾。
而这些商人竟然敢把心思打到这些赈灾粮的身上!!!
以次充好都是好的,因为这在商人这个群体中都算是良心的,他们最常做的是在粮食里面掺沙子!更有胆子大的连沙子都不给掺,就直接将粮食给运走!
这才是最让朱瞻壑忍受不了的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朱瞻壑开口斥责纪纲的原因。
锦衣卫的职责本身就是检查百官,而他作为锦衣卫指挥使,在朱瞻壑已经给出了部分名单的情况下竟然连一个官员都没抓?
朱凌和朱平静静地伫立在朱瞻壑的身边,一言不发,宝山所也暂时恢复了平静,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
只不过在这个时候,皇宫里已经吵开锅了。
此时并不是早朝时间,按理来说不应该在这用于朝会的奉天门,更不应该吵成这个样子。
但实际上封建时代的朝会并不是只有早朝,比如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每天的早中晚都是要上朝的,他的儿子朱棣在继位初期也延续了他父亲的习惯。
但是,高强度的劳动不是每个人都能受得了的,朱棣很快就放弃了每日三朝的规矩,转变成一日两朝甚至是一朝。
此时,正是午朝的时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