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槐树村之所以叫槐树村,是因为村头有颗大槐树。
谢大郎站在大槐树下,举着手中的铜锣敲的震天响。
村民们听到锣响,陆陆续续过来集合,大家有车的拉着车,没车的背着硕大的包袱,或肩扛着麻袋,扶老携幼,哭哭啼啼的聚拢了来。
等人都到齐,谢大郎让每家清点人数,确定没被落下的,才大手一挥,带领大家出发。
出了村子,道路两边金灿灿一片成熟的麦子。
整个清河县都是一马平川,麦子平平整整,一望无际,这时候风吹麦浪,即将丰收的情景十分好看。
再过几天就能收麦了,这个时节,各家各户的余粮也都吃得差不多了,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眼看麦子成熟在即,辛苦了大半年的成果,却没时间收割。麦浪越是好看,村民们越是心疼。
队伍中一位老人突然嚎啕大哭起来,“累死累活半年,眼看就要收麦了……呜呜……老天不给活路啊!”
他这一哭,悲伤的气氛像是会传染一样,片刻就哭倒一片。
哭即将到来的灾难,哭前途未卜的命运,哭背井离乡的彷徨。
可为了活着,能有什么办法呢?
谢大郎在人群中嚎了一嗓子:“这会儿哪里还有时间哭,大水一来,谁都没命!行了行了,别看了,再看那粮食也不会跟着你走,走了走了!”
村民们这才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的往前走。
村里另有一小部分人不去仙居山,他们拿着镰刀是要去地里收麦。
这些人以吴老五家为首,他们认为水再大,也不能把整个陵山都淹没了,去陵山暂避,等水退了还能回来,还有时间把麦子收了,保证有粮食吃,家人饿不死。最重要的是,老林子太可怕,他们可不相信村民们能安全走出去。
谢大郎劝了很久,好话歹话说尽,分析来分析去,人家就是油盐不进,就不想为这些人浪费时间,由着他们去。
两拨人就在村口分别,一队往仙居山方向,一队下地收麦。
吴老五一脸看傻子的神情看着和他们背道而驰的人群,冷笑着跟他婆娘道:“一群傻子,相信谢四郎一个毛孩子,毛都没长齐,懂什么?以为读几天书就什么都懂了,老子还多吃几十年饭呢!”
吴老五的婆娘唯唯诺诺,迎合着她男人。
吴老五的女儿吴三娘瘪瘪嘴,忧愁的看着渐渐远离他们的村民,突然咬咬牙,带着哭腔道:“爹,咱们家也去仙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