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是练短跑的,后来出不了成绩,于是转到足球上来了。
定海:现在的足球俱乐部,基地全设在大城市。有的俱乐部青训招生就是贴个招生广告,让想踢球的孩子,自己上门来。
做得好一点的,会和一些足球开展好的中小学合作。不过我了解到的,挺多也是糊弄上面的。
然后青训选拔出来的孩子,基本都是家门口的,城市里的,像我这样的农村孩子,多半就入选不了。
而且吧,选来的孩子全是专门练足球的,如果训练不出来,既不能转到别的专业,也不可能像体校一样,帮忙找份正经工作。
总而言之,就是弊端挺多的。这样就使得现在选出来的孩子,基本是家里不缺钱的,练不练得出来他们也无所谓。
不像我们当年,只要教练一说‘你们再不好好练,就把你们开除了。’我们立马吓得不行,哪里敢随便玩玩,都是拼命的训练。
虽然大家都说国外也是像我们现在这样搞的,但我总觉得,花国和国外还是有挺大区别的。
我听说欧洲有些国家,福利待遇特别好,根本不缺工作,像这样的国家,小孩子自然是想学什么都行,踢球的人也会多些。
他们应该是为了荣誉踢球了,不像我们那个时候,刚开始就只是为了城市户口,和以后的工作分配,哈哈。
定海:不好意思,我说的有点乱。其实我的意思,就是因为青训的问题,会使足协把控不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要改进的话,也就是这块吧。毕竟孩子是未来么,没有更多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就会导致国际比赛成绩下降。
然后上面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就可能出台一些乱七八糟的(政)策,导致恶性循环。
定海:我的主要看法差不多就是这些吧,说的有些乱,不好意思。
白衣剑客:谢谢。
林尚传一字一句看完定海陆陆续续发来的消息,略带沉重地敲下回复。
结合前世的情况,以及这段时间他在天涯论坛的讨论帖。
他知道,这多半就是男足真正的症结了。
选材困难,人才缺乏。
围绕这个症结的,是无数条盘根错节的支线。
不论是缺乏基层足球氛围,还是孩子学习压力大导致踢球的少了,亦或者选拔制度的变化,也许还有更多其他的问题。
这些支线都会成为影响症结的要素,最终展现出未来20年的黑暗。
不能怪2022年的海参队,他们的水平就只有这么高,他们也不愿意丢人现眼。
他们已经是当时的花国,足球水平最高的人了。
球迷们如果觉得他们不仅是水平有问题,场上态度更加有问题。
那么只能说明,2022年的花国,根本就选不出比他们态度更好,更玩命训练、玩命踢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