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从此,李总每年都会新建一所希望小学。
比如安顺希望小学,泸定第一希望小学,泸定第二希望小学……
今年李总即将交付的是延河希望小学。”
李爱华眼眸中有光在闪动,他问道:“乌记者看出点什么来了吗?”
乌晓丽似乎很激动,一双乌黑的大眼睛扑闪扑闪地,点头:“我认为李总是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在革命老区捐建希望小学!”憾</span>
乌晓丽说到这里,十分激动,眼中似乎有泪。
“李总,谢谢您!
我对小学语文课本上,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课文一直还记得。
那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
感谢您为革命老区的教育和发展所做的一切努力。”
乌晓丽的情绪也感染了李爱华,他站起来,倒背着双手在屋子里踱步。
然后转身在乌晓丽面前站定,眼中绽放光芒,问:“乌记者,你记得老人家的那首《长征》吗?”憾</span>
乌晓莉也从沙发上站起来,眼睛盯着李爱华,似乎找到了知音。
“记得!”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憾</span>
乌记者读到这里,李爱华心情激动地接过来朗诵。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两人沉浸在一种向往和回忆中,屋子里静悄悄的。
过了好一会儿,李爱华才出声道:“乌记者请坐!”憾</span>
两人重新坐下来,李爱华微眯着眼睛给乌记者介绍道:“我是沿着爷爷的足迹捐建希望小学。”
“我爱人的爷爷是一位红军战士,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她们一家,她父母和四个叔叔全部牺牲在战场上。
这是一个革命的家庭,为和平事业奉献了所有。”
“我捐建希望小学,一是为革命老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微薄的力量。
二是重走爷爷走过的长征路,提醒我们时刻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爷爷在飞夺泸定桥的战役中受了伤,所以我在那个地方捐建了两所希望小学。憾</span>
两所小学交付时,是爷爷亲自去剪彩!”
乌晓丽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然后伸手抹一把眼解的泪花。
深有感触地说道:“谢谢李总,您给我上了一堂教育课。”
“我此刻明白了您上次说的,认识一个企业家,不要只盯着他有几家企业,有多少财富。而应该看他为社会承担了多少责任!”
“李总,您捐建的第六所希望小学——「延河希望小学」落成典礼是什么时候?我想跟着您去现场采访!”
李爱华没有马上回答她,乌晓丽心中又开始忐忑:“李总,您答应让我做一次专访的。不知我今天的试卷,合格了没有?请您给我一次近距离采访您的机会!”
李爱华又问了一个问题:“我在鹏城的时候,让你去调查一下,这些希望小学现在的具体情况,不知你调查得怎么样了?”憾</span>
乌晓丽激动起来,把文件袋往李爱华面前推:“有!这些学校我都亲自去了,学校现在的招生规模和具体情况,我写成了一个调查报告。都在这里,请您过目。”
看那神情,真像是小学生向班主任老师交考试试卷一样。
李爱华伸手接过文件袋,对她说道:“你去过,应该知道。我们的学校工程已经全部峻工,具体典礼时间,你等我们这边的通知吧!”
乌晓丽开心得从沙发上跳了起来:“李总,您同意让我跟踪采访了?太好了,谢谢您!”
说着,就伸出双手握住李爱华的手。
从李爱华办公室告别的时候,乌晓丽脸上写满了崇拜之情。
“李总,遇上您是幸运的!憾</span>
您让我懂得了许多从前不曾知道的道理。
我们做记者的,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流于表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