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老人与海》看哭过……”
“对对,我觉得挺好看的,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讲别的课文,我先翻到《老人与海》那一节,结果不小心看完了……”
“看《老人与海》没感觉,看《麦田里的守望者》看哭了。”
“看《麦田里的守望者》看哭了+1”
……
感叹完之后,高晓柏继续科普:
“我刚才说过,加西亚·博尔赫斯在美国是一种文化现象,要不知道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化界的。
“其实有点夸张,在美国,不认识加西亚·博尔赫斯,其实还有生存余地,但要是说自己不认识海明威·福克纳,那事情就大条了,直接原地开除国籍了都可以。
“海明威·福克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默认为是美国人。因为他讲的大多都是美国故事。
“他在美国,不管是在文学界还是民间,都掀起了滔天巨浪——没夸张,只有滔天巨浪这个词可以形容。
“美国的青年,有一半都手里捧着他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模仿书里的主角说话,模仿主角对待人生的态度。
“这本书还被列为‘全美中学生必读书目’,所有学校和家长都推荐,所有美国青年都知道,都读过,一网打尽。
“好,一半青年手捧《麦田里的守望者》,那另一半人呢?手里捧着《在路上》。
“《在路上》这本书出版后,带动牛仔裤和咖啡机上亿销量,骗得无数美国青年开启流浪生涯,全美国到处乱窜。
“没错,这本书,也是海明威·福克纳写的。
“一本《在路上》,一本《麦田里的守望者》,共同构建起了嬉皮士文化,一直到今天还在美国流行。”
于桦说:“他还写过《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乞力马扎罗的雪》《押沙龙!押沙龙!》……这些书,在文学界的威力堪比核弹。”
高晓柏掰着手指头总结道:“年轻人崇拜他、文学界推崇他、文化界崇敬他,在美国,海明威·福克纳的地位,只能用‘无与伦比’来形容!”
说完,他又擦了把汗。
按他的想法,这种“震惊全美”的人,不可能是华国人。
但刚才加西亚·博尔赫斯的事情被打脸打那么惨,他现在也不敢妄下结论了。
木星深吸一口气:“那……现在揭露他其实是华国人,会怎样?”
高晓柏还在讪讪笑着,于桦脸上露出一抹腹黑的笑容:“天知道,大概是再震惊一次全美吧。”
高晓柏不太想谈论这个话题,话锋一转,说:“且不说美国怎样,今天这事曝光了,日本人和俄国人肯定更崩溃的。”
木星问:“怎么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