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蓦然一变,望向关索的眼神,也带着一丝异样的光芒。
想他诸葛亮是何等聪明之人,当即明白关索的意思,要不然关索何必亲自送他出来,还主动和他提潘濬的事情。
只是,一想到提出用潘璋换回糜芳、士仁的也是关索,诸葛亮心中也有些奇怪,忍不住问道:“二郎君深恨糜芳、士仁否?”
“二人献城投降,致使先父兵败身亡,索如何不恨?”关索显然也明白诸葛亮这是在试探自己,随即严肃地说道,“只是索愿以大王霸业为重,绝不过分执着于私仇!何况若论先父之仇,他二人如何比得上潘璋、孙权等人。”
“二郎君此言甚善。”诸葛亮轻摇羽扇,淡淡地说道,可他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此子不简单啊。
其实,关索的目标一开始便是潘濬,糜芳和士仁只不过是个幌子,毕竟他们间接害死关羽,关索表面上仍必须把杀父之仇放在首位。
而且,关索担心如果先提出了潘濬,孙权反而会推出糜芳与士仁,到时候可能会带来许多麻烦。
只要糜芳和士仁能顺利逃走,那么孙权会变得更为被动,换回潘濬的希望便会大大增加。
关索相信,诸葛亮既然已经明白了他的用意,便一定会搞定这件事的。
诸葛亮离开关府后,并未回家,而是直接前往蒋琬府上,请他作书一封寄给潘濬。同时,诸葛亮又命家中可靠之人匿名写了两封信,一封给糜芳,一封给士仁。两封书信完成后,诸葛亮便差人连夜前往荆州公安,一定要赶在诸葛瑾回去前,将书信送到糜芳与士仁手中。
荆州,南郡,公安
且说糜芳自投降东吴后,每日惴惴不安,前番孙权因潘璋被擒,斥责糜芳为何隐瞒关索才能胆识,吓得糜芳连喊冤枉,直到孙权问了好几个关羽旧部,方才知道这关索原先确实性格顽劣,只好玩乐,尤其对军旅之事毫无兴趣。
孙权又向糜芳询问关索平日可有挚友或熟人,以此查出是何人助他相救关羽。但糜芳和关索几乎没有私交,也回答不出孙权的问题,这让孙权对他更为失望,甚至怀疑他仍怀二心。因此,孙权只封糜芳为建武将军,却不授予士卒,等于是个有名无实的光杆将军。孙权甚至还让糜芳携带家眷一同随自己前往公安,以防有变。
糜芳既不得重用,每日无所事事,只能在新般的家中喝着闷酒,还一个劲地抱怨道:“唉,真是被这个关索害死了……”
就在这时,糜芳的心腹管家带着一个锦囊,进屋禀报道:“主人,这里有一封成都送来的书信!”
“成都?”糜芳脸色忽地一变,连忙低声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