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天下之才共一石,齐府双龙独占八斗。要我说啊,若不是你守孝三年,还有那齐府大郎什么事!
“当年武举新秀榜,你可稳压齐斌一头,若你俩一同应试,指不定谁最后高中武状元呢!”
听了这话,陆长歌缓缓垂下头,双眸木然的在茶盏上飘忽,思绪渐渐飞远。
大夏王朝文武并立,在文武两科上都分别设立了严谨的科举选才制度,分文武进士。
文进士修行济世救民的道法,入道宫、六部或地方府衙为官。
武进士修行万人敌的战法,入六扇门、禁军或任地方将校。
得益于大夏开国太祖的英明远见,科举制自八百年前设立,延续至今,已经演变成夏朝唯一的晋升阶梯。
即便是皇亲国戚、功勋贵族,若过不了科举一关,别说承袭爵位,能躺在家族的余荫下安享余生就算不错了。
开国至今,不知有多少大姓因为后继无人,消失在漫漫人潮中。
陆长歌笑的有些苦涩,曾几何时,他也是科举场上的弄潮儿。十岁习武,十四岁武道入品,名动平京。十六岁入八品。
历年评定武科举子的新秀榜,原先只开了天地二榜,用于评选综合实力前二百的考生。
而因为他的出现,排榜者特开人榜,用以评举十八岁之下的潜力新人。
在人榜的一众天骄中,他毫无争议的稳居榜首之位。
就连去年高中武状元的齐斌,当年号称齐府幼龙,也依然溃败在他手下。
六扇门捕神,天下公认的武神赵传武也曾赞之曰:”天下武道分九品,以陆家大郎的资质,未必不能窥视那遥不可及的一品阳神境。“
可惜……时过境迁,在这三年间,科举却离他越来越远。
在爷爷走后,他的修为再无寸进,甚至开始慢慢倒退。先是从八品退回九品,武道根基的气海迅速衰竭,直至与普通人无异。
一夜之间,平京城武道第一天才泯然众人的传闻,闹的人尽皆知。
初时,还有许多不信邪的同窗,特意来山庄宽慰他。日子久了,当众人彻底断定陆长歌废了以后,山庄的访客就只剩余庆之一人。
不过陆长歌也不见怪,毕竟听说当年为了力挺他,不少寒门出身的武进士,贬官的贬官,外放的外放,不来他家门外啐两口就算不错了。
他很难想象外界现在对他持着什么样的骂名或讥讽,不过……好在还有余庆之。
余庆之还在绘声绘色的给陆长歌描述着这些天武院里的趣事,似乎完全没将齐府的盛宴放在心上。
陆长歌默默叹了口气,余庆之在武道上天赋不差,若不是为了搏个高位,也不会拖到现在不去应试。
按理说,齐府举办盛宴,拉拢寒门天才,也该有他一个位子。可前些年陆长歌鼎盛时期,将平京城的勋贵子弟压的太狠,差点在寒门与勋贵之间爆发争端。
一来二去,平京城的勋贵们都视他为眼中钉,也连累了余庆之。
陆长歌将恼人的思绪甩开,许久不见好友,本以为能有许多话说,没成想还是三句离不开科举。
“明年的春闱,可是最后一次了,你准备的如何?”
余庆之自信的拍了拍胸肌,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却又忍不住打趣道:“若是这次不成,咱兄弟二人便一起打理你这山庄,这儿山清水秀的,后半辈子做个平凡的小地主倒也不错。”
夏朝每年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