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安抚完了两个大学士,朱棣又重新叮嘱起了朱瞻基。
“孙儿,记下了!”朱瞻垶站了起来,郑重的回应了朱棣的叮嘱。
靖康之耻他现在知道了,本来他对草原的态度还是比较融合的,毕竟他是经过了正规九年义务教育的,民族大融合这五个字他还是知道的。
本来朱瞻垶想的是通过利益等各种方法去促进民族融合,这样就能让种花家安定下来。
但现在看来,可能这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和二十一世纪的少数民族是不一样的。
想一想朱棣才刚说过的靖康之耻,再想一想明朝末期的八十一日江阴城。
想一想清军入关之后颁布的那“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想一想二百门红夷大炮、二十四万清军只为灭亡大明的最后十万火种。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六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赴死,存大明三百里江山。
这八十一日的江阴城又是何等的悲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