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漏洞百出吧?”
很快就开始面对实际的问题了,太夫人和徐幼微俱是目露欣赏,前者道:“不用有这种顾虑。这种事,只要会看帐、会用人就行,再精于写算,不会用人、镇不住人,也是没用的。……”非常耐心地教导,分享自己打理家事、产业的心得。
大夫人没精打采地坐在花厅,应承三夫人的娘家人。
三夫人蔺氏门第十分寻常,其父入选庶吉士之后,不善钻营,到如今还在翰林院,守着份闲差混日子。
孟府的事情——也就是愿意让外人知道的那个版本,蔺氏夫妇已经听说。至于女儿,却没人提及,他们不知道人去了何处。
大夫人多了个心眼儿,派人把谨言请了过来,对夫妻两个引荐:“这位是我们四老爷身边得力的管事,他说什么,也就大致是四老爷的意思。”如此一来,她能少费些周折,麻利地把人打发走。
蔺老爷问谨言:“小女去了何处?”
谨言笑笑地取出一份证供,递给蔺老爷,“孟观楼在守孝期间大行淫/秽之事,令嫒是帮凶。四老爷无意家丑外扬,便与族人商议着处置了二人。为防万一,留了二人的供词,这是令嫒那一份,您请过目。”话里话外,孟观楼与蔺氏已不再是孟府的人。
蔺老爷敛目细看。
蔺太太则茫然地问:“处置了?怎么个处置的法子?不论怎么处置,也得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吧?”
大夫人不阴不阳地一笑,将话接了过去:“您二位若是愿意家丑外扬,孟府也乐得奉陪,将人扭送到官府就是。”
看完供词的蔺老爷,已是面色铁青,他用眼神阻止妻子再说话,让她看供词。
大夫人道:“孟府请二位过来,为的是商量一下孩子的事情。令嫒不曾善待四娘,四老爷有意照拂,将她留下了,至于五娘,四老爷没有留着的意思。你们是把人领回去,还是把她送到庵堂?”
蔺太太却因为所见的供词哭起来。
“失礼,失礼了。”蔺老爷起身,过去低声告诫妻子要冷静些。
大夫人指了指花厅西侧的宴息室,“二位不妨去那边商议。”
夫妻两个匆匆称是,移步过去。
大夫人撑着头,不自主地想到孟观楼昨日的惨相,便是一阵手脚发凉,胃里也翻腾起来。她痛苦地闭了闭眼睛,暗叹自己命苦,怎么就摊上了个那么彪悍的小叔子?那情形,比在她面前杀人还可怖。
她打起精神来,和谨言没话找话,借此转移心绪,“西院这边,四老爷还有什么吩咐?”
“也没什么。”谨言平静地道,“四老爷临出门的时候说,等蔺家带走蔺氏的嫁妆,就请大夫人费心,清理一下三房的屋舍。”
“怎么清理?”只是收拾出来的话,用不到那费心二字。
谨言笑说:“拆掉。”
“……”人去楼空都不行,要将那两个人的居处夷为平地。大夫人睁大眼睛,随即点头,“好,我记下了。到明年,依照地势,随意植个花树林什么的,总之,弄点儿景致。”
语毕又想,孟观潮真正的用意,不是继续撒气,是为了避免四娘触景伤情吧?
那个年轻人,偶尔有着几乎不可思议的善良。
她忍不住又自怨自艾:可惜自己福薄,得不了他的照拂。
谨言笑道:“那您费心了,所需花费,走四房的账。”
“那些都好说。”大夫人道,“这边内宅的人,我会好生约束,让四小姐照常度日。”
“那自然再好不过。”
蔺氏夫妇转回来,已经有了决定:“我们带走五娘,何去何从,问她自己的意思。四娘——我们能不能见一见?”
“不行。”大夫人态度坚决,“你们那女婿要把她许配给一名鳏夫,你们女儿也不管,做睁眼瞎。四娘小小年纪,受了那么大的委屈,不需要再有双亲,连带的,也不需要外祖父外祖母了。”
她跟前有元娘、二娘,不难将心比心,想到四娘的经历,便是一阵心惊肉跳,对蔺氏唯有满心嫌恶,恨不得一刀灭了她。
谨言补充道:“蔺氏的嫁妆,你们全部带走,孟府不会贪图那种便宜。四小姐日后有孟府照顾着,你们只管放心,此后与她桥归桥路归路,便是积德行善了。”
来回说了一阵,因为孟府态度决然,蔺氏夫妇终是同意。
大夫人麻利地安排了下人,找出蔺氏的嫁妆单子,安排人照着单子将东西装入箱笼,送到蔺家,在外面的田产也一并清还。
忙完这件事,大夫人心里好过了一些,却又开始发愁:夫君是国公爷,然而直到如今,也没能立文晖为世子——哪一次,请封世子的折子递到礼部,孟观潮都会从中作梗,把事情搅黄,到了这几年,军国大事根本由他一手把持,更别想了。
文晖就要娶妻了,却是混得要地位没地位,要差事没差事。
这日子可怎么过?
去求孟观潮?她可不敢。等着夫君斡旋吧,漕运相关的差事,时间可长可短,只盼他能早些回来。
在太夫人房里说笑的时候,回事处送来两份帖子,送帖子过来的人还在外面等着示下。
一份是原四夫人的,她比幼微大六七岁,已有一儿一女,却与幼微很投缘,这一阵,得空就过来说说家长里短。
另一份拜帖,出自权静书。徐幼微多看了那份帖子一会儿,继而吩咐李嬷嬷:“原四夫人想后天下午过来,我得空;权小姐么,明日或两日后过来,都可以。”
李嬷嬷称是,出门传话。
太夫人笑问:“权小姐是你在闺中的好友么?”
徐幼微笑一笑,反问:“我跟谁在明面上看起来都不错吧?”
“这倒是。”太夫人笑道,“你这性情、做派,也很少见了。”
四娘认真地想了片刻,“我如何都想象不出,小婶婶发脾气的样子。”
婆媳两个都笑了,徐幼微这才正面回答婆婆的问题:“有两年,静书常去我师父师母那里,经常有机会碰面,就熟稔了。大抵是与我四姐格外亲厚的缘故,对家门外遇到的女孩子,便不是很上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