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族囤积的“粮食”“矿产”等等。
他一口气,掌控了犍为郡十大盐矿。
自古以来,天府之国都是“井盐”的主要生产之地。
这些“井盐”,都掌控在官府手中。天下大乱后,为世家大族所盘踞。
早在战国末年,蜀郡太守李冰便开凿盐井,汲卤煎盐。
后来,益州井盐的生产,几乎可以供给全国。
正所谓“一泉吐白玉,万里走黄金”,说的正是盐泉的暴利
。
益州盐井被世家大族所掌控后,矿工的生活,可谓是悲惨。
这时期的生产工艺非常落后,矿工所挖掘的矿洞,常常遭遇坍塌。
东汉已经出现深六十丈的盐井,一旦出事,没有生存的可能。
大口井开凿技术笨拙、粗陋,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刘禅推广了宋代“卓筒井”技术,它的原理很简单,也很原始。
通过舂米时的杠杆原理,通过人的足踏来带动一个钻头上下运动,从而达到打井的目的。
井口直径只有十厘米左右。
有了盐井和“直百通宝”作为依托,刘禅终于在短时间内,筹集了三万金的军费。
他在益州境内,张贴告示,招揽新军。
有钱有粮,自然有人愿意投靠,刘禅五千人的编制,很快就满了。
刘禅麾下的五千人,皆在二十岁上下,身着白袍,被称为“白袍军”。
张苞、关兴、赵统、赵广各统千员兵丁,剩下的一千人,为刘禅直属部队。
这样的分配,彻底引爆了糜芳、傅士仁、范疆、张达的不满。
他们赋闲在家这么久,只为了追随“少主”,升官发财。
结果呢?
刘禅并没有以正脸看待他们,反而让他们边缘化了。
“傅某追随皇叔征战四方,本为囤兵重镇公安的将军。原以为追随少将军,能够获得重用,没想到竟是这样的下场!”
傅士仁被关羽轻慢,压制了很久。如今再次被刘禅冷落,他终于忍受不住了。
他拉拢范疆、张达,准备在白袍军的成军仪式上争权。
他们是益州肱骨,不应该遭受如此不公的对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