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来报名的人可真多啊!”看着眼前络绎不绝起来报名的人群,刘忠发出一声感叹。
“刘公公,下官以为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的。”站在刘忠身边的,就是被朱由校从辽东巡抚位置上撸下来,改任陕西巡抚的袁应泰。
“此话怎讲?”刘忠问了一句。
“因为给的银子多啊。”袁应泰回答道:“这可是报名选拔上后,就给十两银子啊,十两银子足够让一个四口之家生活半年了!”
“更何况还提前给几个月的工资, 这换谁不心动?”说起来,这给的军饷比在辽东的明军军饷多得多了。
“况且,据下官所知,最近这些年,老天爷脸色很不好啊,这陕西田地里粮食的收成收成可谓是连年减少,朝廷还要增收辽饷, 这百姓们的日子可谓是越来越不好过了,下官到任时,有些地方都出现流民了,甚至有人去落草为寇。”
说完,袁应泰感到十分的头疼,来到了陕西才发现这里的局势比辽东好不到哪里去。
“而刘公公此次携巨款前来征兵,正好给了百姓们一个出路,去当兵跟建奴玩命总好过当流民和贼寇啊。”
对于袁应泰来讲,不用猜就知道陛下征这些兵是用来干什么的,肯定是要拉到辽东砍建奴的,袁应泰在辽东担任过巡抚,知道辽东本地的那些军队有多不靠谱,大明在辽东的军队无一例外是从大明各地来到辽东的客军。
“说不定到时候在战场上得了一些功劳,还能被陛下赏个官当当。”虽说在大明武官的地位不如文官,但是那也是官啊。
刘忠闻言后,轻轻地抿了一口茶,笑道:“如若不是袁巡抚的告知,咱家还不知道这陕西百姓生活艰苦到这种地步,所以,今后袁巡抚的任务很重啊。”
“咱家曾经听闻, 袁巡抚任临漳知县时,曾经筑长堤四十余里,以防漳水泛滥,调任河内时,又组织百姓穿凿太行山,引入沁水,修筑二十五条堰,灌溉田亩数万顷,袁巡抚的政绩当初可是被誉为两河之冠。”
“而且,当初袁巡抚任淮徐兵备参议的时候,正值山东遭灾,袁巡抚设粥厂救济灾民,又动员他们修城浚河,使得灾民们都吃得饱饭。”
刘忠看着袁应泰,接着说道:“现如今陕西民生艰难,皇爷将袁巡抚从辽东调来陕西,这是看重袁巡抚治理地方民生的能力啊。”
听了刘忠的话,袁应泰的心中不是很好受,这么说来, 陛下不看重自己的军事能力吗?可是袁应泰觉得自己军事能力还行啊。
一旁的刘忠似乎是知晓袁应泰心中的所想,开口道:“袁巡抚,将帅之间的观念不合,可谓是兵家大忌啊!”
“这个下官自然知道。”袁应泰叹了一口气道,自己跟辽东经略熊廷弼观念不合,在辽东已经不是什么大秘密,陛下是在熊廷弼和自己之间,选择了熊廷弼。
“袁巡抚,皇爷还是相信你的能力的,要不然也不会将你调到陕西来,所以,万万不要辜负皇爷对你的期望啊。”
“下官自然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袁应泰答道,袁应泰对治理地方民生还是有点经验的。可以说袁应泰一身的名望都是在地方上治理名生堆积起来的。
况且对于袁应泰来说,现在陕西的情况还没有差到极点,陛下下旨取消辽饷、又三年免税,而且明令各级官员不可以各种名义向百姓征收苛捐杂税,这无疑是给了百姓们活下去的希望,之后治理起来会轻松很多。
“不过刘公公,陛下有说这征兵的数额是多少啊?”袁应泰问了一句。
“没有说。”刘忠摇了摇头,接着说道:“不过,按照皇爷的意思,应该是多多益善为好,所以,咱家带了上百万两白银。”
“以咱家看来,直接征个六七万!”
“上百万两?”袁应泰闻言有些惊讶,不是刘忠要征个六七万的兵,他知道刘忠带着巨款来招兵,可是没成想刘忠竟然带着上百万两,朝廷什么时候这么有钱了?
而且,六七万的兵也是很离谱啊,都快赶上辽东一半的兵力了!
“刘公公,敢问这上百万两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