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怜的话调动起了一众信徒的热情。
但是她的要求却远比预想之中苛刻许多。她看虔诚与否主要看三个方面,一个是捐献的多少,一个是参与礼拜以及神庙之中慈善活动的次数,而最后一个,则是对于经义的解读和传播。
前两项很好理解,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就算是宗教也是一种人际上的经营之道,付出理论还是可以套用的。而第三项则是为了发展自发性的传教人员。
殷怜再如何能言善辩,毕竟只是一个人,能够做的事情是很有限的。而她也不是那种喜欢透支自己为某个事业鞠躬尽瘁的性格。殷怜的目的很明确——她不管做什么,最后的目的都只是为了能让自己活得更好。
这种情况下,合理的转移责任和发展下手就成了比较重要的任务。
殷怜毕竟来自文明社会,而且目前她也没有很强的势力,没有能力使用威压和强权逼迫别人按照她的指示行动。这种情况下,利诱要比威逼更加符合她的行为习惯,也更接近她熟悉的领域。
事实上,在这种阶级分明的社会,强权压制的效果要远远胜过利益诱惑。殷怜现在有黑贤者做靠山,其实是有能力这么做的,只是她的思维模式毕竟还是转换不过来。
她本人目前还缺乏强权者的观念。
如果同处于这个立场的是她爸,那就绝对不是这样温和的做法。
解读经义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比起前两项,属于看起来最简单,其实最困难的部分。殷怜没办法控制和了解信徒在自发传教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她只能从传教的能力上面进行比较。
如果一个耗费了大量心力去研究一项学术理论,他肯定会试图和人交流,探讨,试图向别人灌输自己的思想。宗教虽然不是学术理论,性质上却是非常相近的。
她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群人之中思路敏捷,对宗教相关内容有兴趣的人给挑出来,然后进一步加大他们对于生命教的兴趣和对于相关理论的了解,直到这些人把教派的理论当做自己的理论,教派的思想当做自己的思想。
这种情况下,殷怜以后的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因为她会自然地拥有一群把她的想法当做自己的想法,把她的利益当做自己的利益的追随者。
而殷怜的付出也很少,不过就是一点利益,和一个比较完善的,理论上能够自洽的,可以成为大部分精神支撑和寄托的理论。
不过除了这种针对所有人的大层面上的安排,殷怜自己有一些其他的安排要进行。比如说在神庙建立,但是蓝云村的助手还没赶到的这段时间里,她开始有计划地招收了四个神庙的侍者。
说是侍者,其实就是农人家的孩子。殷怜提供的条件是包吃住,并且教导他们女神的教义。先贤之都的农户都是依附法师而生活,倒不会生活得像蓝云村那种偏远地区的农户那么艰难,但是这里的人不会主动去控制生育的频率,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