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不想了,前期发育为主,就算有心结交英雄好汉但年纪摆在那,若是不小心蝴蝶效应,今后格局有所改变,那天眼就白开了。
看着一群小屁孩,在摸鱼玩水,还是从身边开始吧,三个庄子有着不少人,祝家三子,扈家兄妹,还是有操作空间的。
看着河边拿着棒子的小壮娃子,追着其他人到处跑,也是有些纳闷儿。
原著剧情里,李家庄只有李应和管家杜兴有些笔墨。没听说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说来也怪,兄弟姊妹几个年龄相差不大,还是同一个母亲,也许古代没坐月子这个概念,要么老爹是个打桩机。
因为弟弟妹妹们的待孕时间都很短,十分奇特,外人都持着什么神鬼之说,就如那怀胎三年似的怪谈。
因为二弟李虓在自己不久后诞生,也就小几个月的样子,五岁多,因为身子壮实,家里也是药酒泡着,平时就喜欢到处打架,可惜没有名师指导,都是看老爹和庄客们的架子,自己照猫画虎。
三弟李静紧接着出生,可能快五岁了,比较安静,刚出生长得酷似女孩儿因此取名,可能还小不爱动,今天没出来,之前学经念史时一直在旁边,也许是潜移默化,李静变得手不释卷。
四妹李莎儿,肯定是四岁,虽然那时自己才一岁左右还小,还是有记忆的。
因为当时是过年,风雪交加天色渐晚,家里那个老爹顶着白沙风,一回家听说自家媳妇儿生了,兴致所至。
顿时一吟“柴门闻婴吠,风雪夜归人”,家中仆从有眼尖的大呼,恭喜员外喜得爱女,员外大才。
有莫有才,不知道,但婴吠确实过分了,这首《逢莎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乃唐代刘长卿所著,可能其棺材板快按不住了。
看来四妹爱吃也是有原因的。
跟着李虓屁股后面的是祝家三子中的祝彪,对,没错,暗箭伤人那个。
这小兔崽子,也不知是宿命使然,反正第一眼看他就不爽,他也不服要求单挑,正合此意,还不给他整的服服帖帖,现在一口一个应哥儿。
今天他两个哥没来,听说带去大名府学做生意去了,也是,怪不得祝家之前乃是三庄实力最强的,从小就摸起算盘。
跑得狼狈那个可是绰号飞天虎扈成,还有他妹妹一丈青扈三娘,也不知道具体名字是什么,大家都这样叫。
在河里卷着裤管的黑娃子,是旁支表弟李黑,平时大家都叫黑娃子,挺符合形象的,也就没人叫他大名,和他父辈一样老实巴交的,除了种田就是耕地,也不知道被坑多少劳动力。力气是有的,也就叫过来做个书童玩伴。
什么?为什么书童要求有力气?那当然是因为,李大少爷酷爱读书时善健身,举举杠铃重锤,这很合理吧,随便把重物扔到地上,砸到花花草草也是不好的。
一群小屁孩也就现在安逸,跑动的身影渐渐模糊,眼皮止不住耷拉,不禁来了困意,想起中午吃的饼就乏味,还是脑内放点贝爷的荒野求生,原始的茹毛饮血,让人心旷神怡。
良久,“大锅,大锅,后面有个老头。”稚嫩的童音在耳边响起。
悠悠撑坐起,李应摇摇脑袋试图清醒,“都说了,要礼貌,平时怎么教你的,叫老爷爷。”
“噢,知道啦。”女童小声嘀咕,“二锅他们都这么叫的嘛。”
下意识的回头,确实有位黑白发生的老人在靠近。
样子不过五六十,精神抖擞,身上干练,背着长杆包着,应该是个练家子。视力好,没办法,清晰可见嘴唇很干,但其眼神不失锐利。
回头摸摸自家四妹子辫子,五岁了却还是傻啦吧唧的玩泥巴,古代幼而早熟,看来也得分家庭,穷人孩子早当家,富人及冠奶娃娃。
不多时,老人已至树下,瞅了眼远处溪边玩闹的孩子,又看向树下坐着的少年,体型至少看起来是少年,已过总角。
老人微笑着,“小哥儿,讨口水喝。”
若要符合商贾人设,指定开口,三文一口,五文两口,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将手旁牛皮水袋扔过去。
老人许是久渴,咕隆咕隆,灌了好几口。
“啊,舒服,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