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季节更替,襄信十五年十月十三日巳时,中书院内厅外的桂花花期正盛,花香飘进室内,缠绕着香炉的青烟,弥散开来,引得竹椅上一个样貌清秀的青年小伙不时的吸啜着鼻子。这个来自钧州名仕南仕达府中的青年名叫陈宥,与婠一样,怀揣着齐家治国的理想,投入中书院,以期日后能一展所学,报效国家。
面对蒙绪的种种提问,陈宥沉着自如的应答使其顺利获得了入院许可。
外族之乱时期,钧州是最先被信王平定的地区,因为该地区是富庶之地,居民的生活井然有序,若经战乱,必影响此地居民的生活安逸和产业发展,因此信王在此地基本没遭到什么抵抗,就得到了居民们的拥戴,收服了民心。
比起陵州精锐的御林、淮州善水的碧鳞、凛州彪悍的重骑、岐州稳固的坚甲和杊州隐秘的林荫,钧州实在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军队。在战力上不占优势的钧州人转而研究阵法和兵略,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了钧州宿卫,以发挥集团优势见长。而且钧州还有其他五州望尘莫及的杀手锏:匠师级的手工业。
从钧州名仕府中出师的陈宥,自然对兵法谋略和机巧装备尤为擅长。
新学士入院,蒙绪照例召集中书院的当值学士进行了简短的会面,会面结束后,吩咐黎平之行执事之责,给陈宥安排具体事务。
黎平之本就不待见新人,一年前没有“劝走”婠,一年后蒙绪还把新人塞给他,让他觉得被驳了面子,但又不好当众发作,看着站在一旁一脸诚恳的青年,他脑筋一转,遂招呼陈宥随他去撰文堂安排事务。
他把陈宥带到自己的案桌前,指着桌面上摞起的公函,“这些是兵部前些日子送来的公函,里面有些条陈法令需要审阅和提议,你只管圈红和批注,若有不妥,不会怪罪于你。”
黎平之不擅长兵部事务,既不想,也提不出什么建议,有些公函压在手上已一月有余,每次兵部催办,他总能找到理由搪塞,继续拖延时限。既然蒙绪让他给新人安排事务,他盘算着好好利用陈宥一把:若能办成,就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若没办成,以新人办事不力为由斥责一番顺势找借口把这个烫手山芋抛出去。
安排完后,他便自顾自离开了。陈宥初来乍到,院内各门各堂都没摸清,折、函、经、注范本也没得参阅,就被安排对公函进行圈红批注,一时找不到头绪,但黎执事已离开,他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案桌。
陈宥翻阅着摞起的公函,发现函署时间最早的竟在八月,心想当时自己还在南仕达府中应试,把这些事务直接交给他来办,会不会太过草率。函中所列条陈,确有可提改之处,但他只敢用桌面上放置的朱砂笔进行圈红,不敢轻易批注。
正当陈宥一筹莫展之际,身后传来轻声的指点:“圈红处注上序数,用你左侧的白纸写下函名,并按序数陈列你的批注。”
陈宥转身看去,一个年纪相仿,身着学士服的清丽女子正在身后看着他桌面上的圈红。
“师姐你好,我是今天新入院的学士陈宥,不知师姐到来,失礼失礼。”陈宥急急起身作揖。
“叫我婠吧,淮州人士,”婠掩面一笑,回了个礼,“今日会面我已认识你了。”
“执事安排给我的事务,有些不明之处,还请师姐指点指点。”陈宥仿佛看见了活菩萨一般,投去求助的目光。
“不瞒你说,看到蒙长史让黎执事给你安排事务,他又把你单独带来撰文堂,我就觉得不对劲了,所以专门过来了一趟。”婠也很坦诚的道明来意。
“此话怎讲?”陈宥有些迷惑。
&nbs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