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浦治安局,二楼,副局长办公室。
李庆坐在办公桌后,桌上,则摆放着郑永文一案的卷宗。
事无巨细,尽皆记录在案。
现在,就算李庆不去主动了解,也有人上赶着地来巴结他,揣摩他的心思,将这些他可能会关心的事情呈放在他的案头。
随着郑永文的死亡被正式确认,“一二七”这起影响极其恶劣的特大杀人案,算是暂时告一段落,县里、乃至于市里,对宁浦局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过硬的业务能力与自纠自查的优良作风予以了高度赞扬。
其中,破天荒头一遭的,在从市里下来的文件中提到了个人的名字,市局对李庆同志在案件侦办过程中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与公仆意识进行了点名表扬。
“霜重独披甲,一诺如挽弓!”
据说,李庆在会上提出的“戏台”理论,已经传到了市领导的耳朵里,甚至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还被那位领导直接作了引用。
只是现在的李庆,心思全然不在这上面,包括那份对他表扬文章,他也只是扫了一眼,便随手丢在一旁。
他心里想的,全是关于自身超凡序列的事。
从无宁居回来后,他就一直在这里坐着,怔怔出神。
他还记得临别前,宋秋说的那些话。
“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你很有可能是走上了第六条序列,不然没有办法解释你与五种源质都不亲和的事实,坏消息是,你真的走上了第六条序列。”
尚未有人走过的第六条序列,或者说,现已知范围中的第六序列第一人。
第一,也就意味着未知,意味着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供李庆借鉴参考,旁人提供的帮助将会十分有限,一切,都需要李庆自己去摸索。
这类人,被宋秋称为先驱者。
李庆并不是第一个先驱者,在宋秋的说法中,每一座方尖碑出世之前,都有过类似的案例,而这些人的下场,无一例外,都十分的凄惨。
就连李庆眼中学识渊博,对于超凡世界可以说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也只说要再研究研究,才能下最后结论。
言下之意,就是宋秋也吃不准,拿不定主意,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李庆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源质与方尖碑的问题。
这也是每一个先驱者都需要面临的难题。
方尖碑、源质、序列,三者遵从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
眼下,为人所知的只有北三南二,五座方尖碑,它们各自严格对应着一种源质、一条序列,铁青着脸,将李庆无情地拒之于门外。
没有源质可供吸收、炼化,就意味着李庆只能原地踏步,难有寸进。
更严重的,在宋秋的叙述中,没有方尖碑支撑的序列,就像是一个没有活水的池塘,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这个池里的鱼儿,也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