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唐一副从善如流的样子,大部分人露出不解之色,虽然你细节扣得很细,但得不到回答也是白搭。
只有少部分反应快的看李唐眼神变的不一样了,暗道:这家伙够聪明的,轻而易举就把主动权拿到自己手里了。
也难怪,这年头很多演员的思维相对固化,他们习惯于跟着导演的指挥棒转,导演让怎么演就怎么演。但是导演在现场往往是以镜头为主,不是很愿意去扣戏,那么演员就需要去承担损失和风险。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演员的表演出现了很大的争议和差评,不一定就是这个演员的演技不好,而问题恰恰就是出在导演身上。
此时李唐看似没有从导演那里得到答案,其实却是拿到了对角色解读和理解的话语权,完全可以最大程度规避这种拍摄过程中的损失和风险,甚至还能进一步发挥。
想通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祖师爷刘琼看向李唐的目光带着满满的赞许。
中午散会,有两个小时午休的时间,李唐收拾收拾正准备回家,袁荃抱着笔记本凑过来:“李哥,你能跟我说说你是怎么具体理解角色的吗?”
短短半天的剧本围读会如同给她打开了一扇窗户,很多东西都是学校里学不到的。比如李唐问的那些问题,她闻所未闻,无法想象有人会把角色细扣到这种程度。
“理解角色?你得多想啊!导演不是要求写人物小传么,得发散性思维,你就想象人物从小到大的生活经历,性格是如何养成的?对了,还有你演的李惠蓉这个人物是怎么样走上革命道路的……”
“可……可我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对不对。”
看着小姑娘一脸为难的样子,李唐倒也能理解,她才是刚满二十,仅仅是个大二的学生。
大二能学到什么,最基础的表演理论,中国舞、西洋舞,声乐,基础台词训练,所谓声台形表的一个雏形。
表演是需要技巧的,但技巧仅仅是表演的一个门槛,只是有了一个形。形往上就是神,如果想要抓到神,就需要演员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因为这样才能通过剧本上简单的台词,去感受角色背后的生命张力,感受到人物应有的性格特点,从而把神演绎出来。
但如果要达到这个层次,就无所谓有没有技巧,只要感觉对了,什么都对了。这有点象武侠小说中描写的无剑胜有剑。
李唐上辈子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一开始凭借技巧演戏,后来经过不断地积累,逐渐才进入到无剑胜有剑的境界。
当然这也不是阿猫阿狗都能达到的境界,你得多读书,多储备知识,才能拥有跨文化的理解能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