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助手的格局还是太小,他们既没有领会方翰民的意思,也没有方翰民这样的气魄,只是觉得一车间的磺胺类药物生产线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但一直在生产,搞些小修小补的技术革新,也许就把问题解决了。
方翰民让徐辉和蒋国新回忆一下二车间的工艺改造过程,所谓工艺改造,就是用全新的工艺,替代原来的老工艺,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似的小修小补。
两位助手终于明白了方翰民的意图,但还是有些教条,“科长,二车间用全新的工艺技术取代原来的老工艺,采用的新工艺是技术科在实验室开发出来的,磺胺类药物的新工艺,是不是也应该在实验室进行验证呢?”
这样的建议,跟夏总当初的想法如出一辙,老夏当初也是要在实验室验证方翰民的技术,难道蒋国新和徐辉深受总工程师老夏的影响?当然,这只是方翰民的猜测。
当初对老夏的所作所为,方翰民可以置之不理,愿意验证那是你的事,跟我没关系。现在对两位助手提出的建议,方翰民直接予以否决,“不用验证,我提出的新工艺,在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
徐辉跟蒋国新相互看了看,心里的疑团越来越大,也没看见方科长做试验,他从哪里搞来这些新技术?而且还如此自信!记得当时在开发二车间那套新工艺的时候,助手们都认为时间太仓促,试验次数太少,方翰民同样自信满满地坚持只做三次试验,结果却非常成功!
方翰民的迷之自信,让两位助手觉得不可思议,但他是领导,而且他以前提出并亲自实施的技术方案都成功了,徐辉和蒋国新也不好再说什么,他们只好按他的要求去做。
好在方翰民身体力行,仍然担任一车间工艺改造的项目负责人,两位助手只是按部就班地负责具体实施,项目成败全在方翰民的技术方案是否可行,跟他们基本没有关系,否则,徐辉和蒋国新断然不敢承担这项任务。
其实,一车间的工艺改造实施过程,跟二车间当时的模式基本一样,都是用新工艺替代以前的老工艺,只不过二车间的产品比较畅销,为了销售不断档,两条生产线的改造分两步交替进行。一车间的情况有所不同,他们生产的磺胺药物库存充足,一旦准备就绪,所有生产线可以全部停产,同时进行技术改造。
徐辉和蒋国新也曾参与二车间的工艺改造,他们对过程模式并不陌生,又有方翰民掌舵,对他们来说,一车间的工艺改造并不存在什么难度,但需要他们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较强的责任心。
根据方翰民的要求,两位助手熟悉新老工艺后,接下来要联系设计单位,协助设计部门进行工艺设计,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徐辉和蒋国新领命而去,在启动一车间的工艺改造之前,方翰民准备向厂里打报告,请有关领导协调技术科和一车间的关系,因为技术科和车间在行政上是平级单位,即使对车间有利的工艺技术改造,也需要厂级领导出面协调,车间才能配合工作。
把一车间的技改申请报告送到袁厂长面前,老袁对方翰民的工作效率赞口不绝,“说干就干,咱们厂各部门负责人要是都像你这样雷厉风行,红星制药厂的面貌那得日新月异!”
“这不是按计划行事嘛,出了正月,现在都阳历三月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