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营地,楚云河就把红薯藤蔓侵入水里泡了起来,并且把湿润的硫磺结晶放在太阳底下晾晒。
材料已经都收集好了,接下来就是材料的制作了。
趁着泡红薯藤蔓的时间,楚云河用窑炉烧了一个厚陶罐,拿来当石臼。又用木头做了一个捣杵。
一段时间后,石臼做好了,硫磺结晶也晾晒干了。
他又把泡好的红薯藤蔓放在太阳底下进行暴晒。
然后,他就开始进行下一步。他把去掉了水分的硫磺一小块一小块的放进石臼里,用捣杵用力的捣碎,研磨成粉末状。
研磨好之后,他拿出一个干燥的带盖竹筒,把硫磺粉末密封装了起来。
接着,他又把硝石拿出来,也进行了一番研磨,然后小心翼翼的封装好。
最后,他又做了好几个细长的竹筒,还做了相应的盖子,可以对竹筒进行密封。
做完这些之后,红薯藤蔓也晒干了。
经过浸泡和暴晒之后的红薯藤蔓,失去了原本的湿润、韧性,而是变得脆了很多。
楚云河把红薯藤蔓放到一个平整的大石头上,反复捶打,很快就捶扁了。
然后他又把芦苇缨子叠放到红薯藤蔓上面,继续捶打。
把芦苇缨子也捶扁之后,他取出部分红薯藤蔓和芦苇缨子,把硝石和硫磺拿了出来,在红薯藤蔓和芦苇缨子上面洒了厚厚一层。
最后,他把这些东西卷了起来,卷成了一个圆柱体,塞进了刚刚做的细长竹筒里。
这就是楚云河想到代替钻木取火的东西,火折子!
这可是古代人类的智慧结晶,比火柴都要好用。要不是制作起来比较麻烦,说不定火折子都要代替火柴的作用了。
里面的硝石和硫磺都是易燃物,可以轻易的引燃,而红薯藤蔓和芦苇缨子也都是比较易燃,却又很耐烧的东西。
不过,楚云河的这个火折子还差最后一步。
他再次进行了钻木取火,然后把一个燃烧的木棍拿起,点燃了火折子里面的燃烧物。
接着,他又迅速把火折子里的火吹灭,用盖子盖了起来。
一个火折子就做好了。
直播间的观众却根本不认识这是个什么东西,纷纷疑惑。
“这是什么东西啊?”
“不是说他收集硫磺是要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