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洲大捷后,太平军在西岸的兵力已经多于东岸。长沙攻防战的重心俨然已经转移到西岸来。
为方便沟通联络东岸太平军,石达开在水陆洲左右两侧整修浮桥,以木船相连,上面钉以木板,宛如平路。借这条浮桥,太平军的战马、推车在湘江两岸来往自如。
实际上,清军对太平军的围困已经失败。
11月7日,清军朱启仁、张国梁部会攻水陆洲浮桥,被太平军击败。
9日夜,清军向荣与张国梁上下夹攻,偷袭西岸太平军,再败。
10日,在长沙全权主持战事的革职钦差大臣赛尚阿,等待新任钦差大臣徐广缙接任无望。他终于忍受不住长沙的乱局,派人南下拜会徐广缙,提前向徐广缙交接钦差大臣关防。
11日,向荣再次组织兵勇夺取浮桥,几乎得手。关键时候,太平军绝地反击,再次击退清军。
12日,徐广缙抵达长沙以南数百里的衡州,在此交接钦差大臣关防,正式负起指挥前线战事之责。
湖南巡抚张亮基派江忠源到衡州请徐广缙移驾长沙,徐广缙死活不肯。
23日,徐广缙磨磨蹭蹭,从衡州到达湘潭,再也不肯北上。他借口太平军多是广西人,适应不了湖南的气候,迟早会逃回广西。因此,徐广缙要坐镇湘潭,防堵太平军南遁。
徐广缙派广西提督福兴等率军支援长沙,福兴拖延不肯到长沙。
长沙城内文武大员大失所望。随着战事转向湘江西岸,长沙城暂时没了危险。
战事急时,清军文武大员尚能齐心协力。战事缓和后,各级文武大员矛盾重重,彼此互不服气,各守防区,各保实力,丝毫不顾大局。
张亮基与向荣,是文官与武将之将的矛盾。向荣与江忠源,是正规军与民兵团勇之间的矛盾。
向荣屡次出头,屡受打击,而其他友军作壁上观,看他的笑话。
这两位文武大员难免有些心灰意冷,对战事渐渐变得消极起来,只求自保,不求进取。
长沙攻防战的战场主动权,就这样从清军手中转移到了太平军手中。
清军有兵勇十万人,太平军加上老弱妇孺总共五万人。太平军被清军包围,却变守为攻,重新展开一波凌厉的攻势。
11月13日,太平军在金鸡桥附近日夜挖掘地道,即将挖至城墙脚下。此时,清军也发现了危险,在城墙前面挖掘深沟,眼看就要截断太平军地道。
眼看地道马上就要暴露,太平军提前爆破。一时间,浓烟四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